这又不是后世那种卫星上照一张相就能出来的。
段纶哪能这么轻易就拿得出来。
所以她原本已经做好了被斥责的准备了,但意外的却是,太子妃竟然没有斥责她。
倒是还安慰了她一番,这东西的确不好做。
需要有十分懂得测量的人才才行。
但却也告诫了她一番,虽说技术上目前还做不到,但是心中却不能没有这个。
然后,太子妃还特意关心了一下漕运的事。
当然,唐初的漕运压力肯定是不大的,因为目前关中还能自给自足,但!
苏纨也提到了一点,今后,大唐边境守卫的重点,还是在西边。
因此,要想让大唐西边的军士不至于半饱半饿地上战场,要想让大唐的西边能够得到安宁。
那么,以东南之财赋,养西北之甲兵,就成了今后大唐西边安宁的关键!
所以!
她们不能因为现在不需要,就不去思考漕运的问题。
但就算是苏纨这么说,段纶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而且,她是工部啊。
她应该不负责漕运的多少吧。
这应该管的,应该是民部。
但好像又真的与她们有关。
因为漕运属于国家重大工程。
而工程都归工部管。
苏纨便道:“三门峡不是有三门,漕船经常过不去或是到了那里就沉没,你们工部跟民部一起想想办法,看能不能造一些大的,不那么容易沉没的船。
而不是每次都征调民间的船只,一点都不规范不说,还容易出人命,百姓的命也是命。
同时,还可以尝试在各地建粮仓,漕运往往还得看天时,看水势。
当天时、水势好的时候,就把船都开出来,把粮食都运到就近的粮仓储存起来,当天时、水势不好时,就原地安放。
还有,粮食都应该用麻绳编织的袋子装起来,不然船一沉,谷子就全都一粒粒地飘在水面上,有时候即便是想打捞都不方便。”
段纶、唐俭两人听完只感到震惊。
这对方都能懂?
最后到吏部尚书高士廉。
高士廉是李承乾的舅姥爷。
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了。
现在高士廉便很好奇,对她,太子妃又能说出什么来。
然后……
苏纨便把目前科举所存在的各种弊端都说了出来。
而很多东西,就是连她们都没想到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