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温火化糖以后,小巧玲珑的糖块在糖锅里融化。
溶解后的糖晶莹透明,浅黄喜人。
这时候,关大侠拿起一个亮锃锃的汤勺,把这糖液捧上。
眼前是一块刷了轻油的大理石,只见关大侠随手一挥,龙飞凤舞的把手上的糖化成丝,来回的浇铸,以饱满均匀的线条,画出了一条华丽的中国龙,手法是如此娴熟和一气呵成。
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,粘上竹签。
于是整个圈子都响起了啪啦啦的掌声。
咔嚓一声,摄影师扑捉了这个镜头,于是时间定格在1994年。
只是没人知道他是谁,只知道,他叫关大侠。
还记得,80年代初期,带着梦想的这个十岁孩子,在看着那摊上的一位画糖画的老人的精彩纷呈后,立意要学懂这门艺术。
还记得,那些年,拜师学艺。
为的只是民间艺术的精粹。
不断地重复手上的动作,把画面都记录在自己的脑海中,重复,一再重复。
十多年的时间,塑造了一个手艺精湛得无与伦比的糖画艺人。
随波逐流。
跟着群众门南下生活,随身背上他的工具,勺子,大理石,锅炉。
(一){追梦方趁少年时,石椅结义同入梦}
1994年。
他来到了一个南方的城镇上。
改革开放带来的是城市,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。
他来到一个悠闲广场的空地上,孩子和大人们很多都在这里散步。
于是他摊开他的工具,热了热糖。
开始大喊:“糖画咯,好看又好吃的糖画。”
声音吸引来好些孩子们,孩子们纷纷围着他。
他展示了一下他的转盘,让孩子们随手一点,指针不断地旋转,指中那个十二生肖的图案,他便立刻拿起他的勺子,用精湛的技术,不一会儿便出现一只栩栩如生的糖形龙凤。
孩子们团团地围住他,每个人都在惊叹。
于是,他的生意特别好。
他的手在不断地画,不断地展示他的功夫。
一声声喝彩从两旁涌出,每个人都没见过这种艺术,都觉得很新奇。
但很快,入夜了,孩子们稀少了。
他也累了,准备关门了。
但他没地方住,他望着远处的灯红酒绿世界,感觉自己这个乡巴佬实在太卑微了,一路走来,看着那些昂贵的住宿费,他也胆怯了。
在他沉思地呆了几分钟后,一条狗向他走来了。
这是一条骨肉嶙峋的流浪狗,只剩下皮包骨了,毛发乱得可怜,脏脏兮兮的。
一瘸一拐的动作,不容易看错,这条狗的一条腿已经瘸了。
狗向他走来,可怜巴巴地看着他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